阮姓文化研究唯一官网
  • 设为首页
  • 收藏本站
  • 手机版
  • 问答
  • 微信
   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:
    1:搜索微信号(ruanchinacom
    2:扫描左侧二维码
  • 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    微信登录

    微信扫一扫,快速登录

    登录 注册
  • 切换风格
    快捷导航
    征集版主会员注册须知本站二维码
    查看: 798|回复: 0

    百岁红军的嘱托|阮长桂:我的命是党和解放军救的

    [复制链接]
    发表于 2024-1-7 00:36:47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    100岁的阮长桂的嘱托:年轻人是我们党、我们军队、我们国家的后备力量,是国家将来的主人,国家需要这些年轻人做接班人,家家户户、学校,都要好好培养我们的后代。

    1.jpg

    人生之海浩瀚无垠,每个人都能是讲述者。那些经时间发酵过的故事啊,在绵长岁月中总会越发凛冽甘甜。

    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叫阮长桂,一位100岁的老红军。在他过去的100年生活里,那些发生在他身上枪林弹雨的故事,除了最亲近的家人,他甚少跟人提起。“我对军队没有什么特殊贡献。”这是老人对自己的评价。

    见到阮长桂的那天,他穿了一身蓝色的老式军装,腰带也扎得齐整。老人的儿子说,阮长桂对此次采访特别重视,坚持要穿军装,平时都是舍不得穿的。

    “欢迎你们啊!”开门第一句,阮长桂对来访的记者说道。他的声音很有力量,如果只是听声音,你不会认为这是一个100岁的老人。但是看着他饱经风霜的脸,你会很笃定这肯定是个有故事的人,并且会不由自主想去了解他。

    1.jpg

    阮长桂说,他亲手枪毙过敌人的一个营长。中国军网记者 伍行健 摄

    (一)

    阮长桂是湖北襄樊人,幼年时住在郧西上津泗峪河红岩沟大屋场。因为贫困,七八岁的他已经开始劳动,打柴、种菜、锄地、拔草都得干,夏秋的晚上和父兄一起上山捕野猪,雨雪天在家做事打草鞋,农闲时帮忙挑柴到上津县城换盐吃。

    穷困的生活让小小的阮长桂一度感觉不到希望。什么时候能不愁吃穿呢?这样的苦日子什么时候才能到头?阮长桂不知道。日子一过又是七年。1934年的一个晚上,泗峪河来了红军。他是个生长在穷山沟没见过世面的孩子,就想跟着红军出外见见世面。于是,14岁的阮长桂参加了红军。

    参军不久,部队给阮长桂发了套新衣服和一床薄被子,让把被子叠成四方块背在身上,再背一个米袋子。“吃饭遇啥吃啥,有就多吃点,不够就少吃点。”有时刚端上碗听到“有敌情”,丢下碗就走,有时用大米或苞谷炒成干粮,装在米袋子里背上走,饿了就嚼上几口充饥。

    还记得有天晚上进泗峪河,翻了几座山,不知东南西北,下雨又出汗,阮长桂衣服全淋湿了,在一户老百姓家烧火烤衣服。瞌睡来了,倒在火炉旁一面烤衣服,一面睡觉,前面烤干,再翻个身烤后边。天亮了就住在大山上老百姓家里,到了什么地方一点也不清楚。“老百姓真好啊!烧热水,缝衣服,准备饭菜,能做的他们都给你做。我们去了家里,他们还坚持把床铺让出来让红军睡。”阮长桂说,老百姓的恩情,他一辈子都忘不了。

    一切都终成历史,但创造历史的人永远不会被遗忘。

    1.jpg

    阮长桂的三儿子阮亚平向记者介绍他父亲的经历。中国军网记者 伍行健 摄

    (二)

    阮长桂先后给部队首长当过勤务员、通讯员、警卫员,照顾首长生活和负责安全保卫工作,首长走到哪就跟到哪,也参加过一些战斗。由于时间太过遥远,老人已经记不得当初打仗的细节了。

    “过去的事情太多喽!都记不得了。”老人的声音还是很洪亮,但是对自己的遗忘也感到遗憾。他一直在说,“党的恩情比天高,比海深。我这一辈子都是靠党解救的。”

    1.jpg

    阮长桂接受采访时,他的三儿子阮亚平一直在旁边静静地陪着。中国军网记者 伍行健 摄

    在阮长桂接受采访时,他的三儿子阮亚平一直在旁边静静地陪着,时不时地低下头抿嘴笑。一股浓浓地父子之情在空气中弥漫着,记者被这一幕感动到了:你养育我长大,我看着你变老大抵就是这样。

    在阮亚平的记忆里,父亲是个很少着家的人,工作总是很忙,没日没夜是种常态,再加上工作调动频繁,他与父亲接触的时间并不多。但是这并不影响父亲的严厉与威严。“犯了错是会挨打的!”即使是到了现在,阮亚平还是像小时候一样非常听父亲的话,不轻易顶撞阮老。在他心里,父亲永远都是父亲,是那个上过战场、杀过敌人的英雄。

    “你觉得你父亲是个什么样的人?”

    “艰苦朴素,实事求是,对党绝对地忠诚。”在儿子心里,阮长桂一般不讲大道理,总是以身作则,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家人都要求极高。“没办法啊,早上他7点起床就会把全家人都叫起来,家里他是‘老大’!”说着说着,阮亚平笑了,像是无奈,但更像乐在其中。

    时光在走,唯情不变。

    1.jpg

    阮长桂夫妇的旧照。(家属提供)

    (三)

    “一定要爱党爱国爱军爱人民!”这是阮长桂一直在跟记者强调叮嘱的话。

    阮长桂是1939年入党的,有81年党龄。虽然年事已高,但有一件事阮长桂从来就没有忘记过——交党费。每次交党费阮长桂总是最积极的那个,总会提前好久就提醒孩子去给他办好。

    2017年,阮长桂没有跟家人商量,一下拿出了20万积蓄。其中,10万捐赠给了贫困地区建设小学,另外10万全部交了党费。至于为什么不跟家人说,阮长桂只是淡淡地说了句,“这两笔钱都是该花的,有什么好说的。”

    1.jpg

    阮长桂看过国庆70周年阅兵后,表示很骄傲很自豪。中国军网记者 伍行健 摄

    即使离休多年,20万也依然不是一笔小数目。看似“阔气”的阮长桂生活中其实特别节省,孩子吃饭浪费粮食会被他骂,上卫生间的纸用多少他也会计较。“剩饭剩菜他都舍不得丢,会悄悄地吃了,跟他说过很多次不健康,但就是不听。”阮长桂的儿子跟记者“抱怨”。

    在阮长桂心里,艰苦朴素是党一直以来坚持的传统,作为一名老党员,他必须以身作则,艰苦朴素的作风到任何时候都不能丢。

    在时光的维度里,即使韶华易逝,也有理想不灭。山阻石拦,大江必定东去,雪飞霜打,梅花依旧向阳而开。只要有信念,就会有力量;只要有力量,就会有希望。这个经历了战火洗礼的老一辈革命者接受了党的思想教育,也为之信仰了一辈子。这是属于他的力量源泉,也是对我们年轻人最好的启示。

    1.jpg

    阮长桂的卧室很简朴。中国军网记者 伍行健 摄

    (四)

    阮长桂一直有锻炼的习惯,离休之后这个习惯也保持了下来。60岁以后还坚持跑步,每次一跑就是一两个小时,出门从来都是步行。后来年纪越来越大,老人各方面活动都受到了限制,现在也只能在家人的陪同下在家外面的小路上来回走一走。

    记者离开的时候阮长桂站起身,坚持不用搀扶,给记者一行人敬了一个军礼。这个军礼持续了大概三秒的时间,风采不减当年。

    没有什么能阻挡新生的力量,亦没有什么可以黯淡英雄过往的光芒。

    向老人致敬!祝福老人福泽绵长!

    1.jpg

    阮长桂向记者敬军礼。中国军网记者 伍行健 摄

    【人物简介】阮长桂,1920年12月生,湖北襄樊人,1934年7月参加红军,1939年入党。1980年4月离休。现居浙江杭州。


 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 微信登录

    本版积分规则

  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