阮姓文化研究唯一官网
  • 设为首页
  • 收藏本站
  • 手机版
  • 问答
  • 微信
   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:
    1:搜索微信号(ruanchinacom
    2:扫描左侧二维码
  • 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    微信登录

    微信扫一扫,快速登录

    登录 注册
  • 切换风格
    快捷导航
    征集版主会员注册须知本站二维码
    查看: 658|回复: 0

    阮耕--湖北省通山县革命烈士

    [复制链接]
    发表于 2023-5-4 21:56:46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    阮耕,原名袁修平,1906年6月生于湖北省通山县黄沙铺镇一个自耕农家庭。祖父时置有少量山林与田地,父辈都是忠厚勤劳的农民。阮耕6岁入私塾读书,十二三岁善诗能文。在校期间,与学长阮旦明志趣相投,形影不离。每年同学们或是春游,或是登高聚会,阮耕都紧随其后,大家取笑他为“阮耕”。阮耕并不气恼,随口应道︰“既愿修平,亦当愿耕。”因此阮耕就成了他的外号。阮耕学习刻苦,成绩优良,父母亲节衣缩食,又送他读了三年经馆。出学后不久,阮耕就被附近乡村聘为私塾老师。阮耕出身农家,深知农间疾苦,富于同情心和正义感。任教期间,对一些贫苦农民家的子女,他少收学费或免收学费,还开办夜读班,教白天从事劳动的穷苦孩子识字,深受群众好评。
    1926年,国民革命军攻克武昌,黄沙地区农民运动蓬勃发展。他当年的挚友阮旦明,成了当地农民运动的领导人。阮旦明来到阮耕家,两位同窗好友促膝谈心,阮旦明向他详细地讲述了无产阶级革命,国共合作,打倒土豪,铲除军阀的道理,向他介绍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二七罢工、五卅运动的事迹;还带来了《共产党宣言》与进步报刊《楚光日报》等,鼓励他参加工农革命。阮旦明一席话,点燃了阮耕胸中的为焰。送走了阮旦明之后,袁修平如饥似渴地读完了《共产党宣言》《楚光日报》,他的心再也平静不下来,当即研墨铺纸写下“吾愿献身共产党,但愿耕者有其田”两行大字,并郑重地签名阮耕,以明其志。自这以后,阮耕积极参加斗争土豪劣绅、减租减息等一系列革命活动。1926年冬,黄沙区农民协会成立,阮耕当选为区农民协会执委,并担任区农协会文书。1927年1月,阮耕参加了中国共产党,并担任中共黄沙支部委员。从此,他坚定不移地执行上级党组织与支部会议的决议,协助阮旦明镇压了当地一些罪大恶极的土豪劣绅,没收了土豪劣绅的不义之财,焚烧了一些农民的债券,揭露土豪劣绅剥削、坑害农民的罪行。阮耕办事稳重,有理有节,深受群众的拥护与爱戴。
   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-政变后,黄沙的-分子也蠢蠢欲动。阮耕与阮旦明迅速召集四乡农民1000余人举行反蒋--,长了革命民众的志气,灭了敌人的威风。五六月间,夏斗寅的叛军危害鄂南,制造“大畈惨案”,黄沙地区的-势力重新控制了黄沙政权,阮耕等人遭到通缉。在此情况下,他毅然离家,带领农民自卫队转战深山,坚持革命斗争。
    1928年夏,战斗在黄沙孟垄一带的阮耕等人,与通山“董南贤”游击队和阳新方步舟取得联系后,建立了一支赤色工农游击队。他们还派共产党员全忠在黄沙开药店,秘密联络地下活动的共产党员人和革命群众,开展抗租抗债斗争。1928年9月,在中共通山县委、阳新县委的帮助下,中共大永区委建立,阮旦明任区委书记,阮耕任区委宣传委员。他深入各乡村,宣传发动群众,组织农民抗租抗债,在工作中表现出他的领导才能,得到湖北省委特派员吴致民的赞扬。这年冬天,他随吴致民到大冶、阳新、通山各地赤区进行调查研究,阮耕勤学好问,善于联系群众,虚心听取群众意见,工作干得扎扎实实。1929年,阳新县委充实领导班子,阮耕调任阳新县委常委、县委宣传部长。在任期间,他重视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,配合革命斗争办起了《无情斧》杂志,并亲自为杂志撰写文章,揭露敌人镇压革命,制造-的罪行,宣传党在土地革命时期的方针政策,表场各地赤区涌现出的先进人物,批评党内存在的“太平观念”、不愿做细致艰苦思想工作、不讲政策、盲目烧杀的错误思想和行为,起到了极好的宣传教育作用。1929年冬天,红五军第五纵队挺进鄂东南,在当地群众支持下力拔崇阳、通山、阳新、大冶四县县城,歼敌数千。为了巩固与发展鄂东南的大好形势,形成与发展“工农武装割据”的局面,当时担任农委会主任的阮耕在阳新县委与大冶中心县委领导下,组织数万赤卫队员,配合红五纵队开展年关斗争与“三一八”武装大-。在年关斗争中,阳新反动政府,只能依靠罗霖第二十二师所部的胡良玉的一个团保护,成了“政令不出城”的乌龟政权。1930年春的“三一八”武装大-中,阳新反动县长赵铁感到在县城实在呆不下去,便携带印信潜逃,县城土豪劣绅也纷纷随奔。阮耕探知这一情况后,迅速组织赤卫队截获潜逃船只五艘,抓获土豪劣绅数十人。从此,阳新县除城区一隅为白区外,宽阔的富水南北二乡都建立了苏维埃政府。阮耕欢喜万分,欣然吟诗,抒发自己的情怀︰
    风卷红旗艳阳天,
    喜凤耕者有其田。
    革命任重道路远,
    不畏艰险走在前。
    1930年5月,中共鄂东特委建立,阮耕当选为委员。7月,调任中共大冶县委书记。
    阮耕担任大冶县委书记不久,新组建的红三军团主力奉命离开鄂东南,西进湖南攻打长沙,大冶苏区又处于赤白区域对峙的前沿,这给苏区工作带来很大困难。但是,阮耕团结县委一班人,在巩固苏区,实行土地改革,壮大党的组织,扩大工农武装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。
    1930年6月,在大冶罗家新屋召开了全县第一次工农兵苏维埃代表大会,与会代表460人。会上吴致民、阮耕代表特委和县委作了形势报告,会议选举产生了大冶县苏维埃政府,通过了大冶县土地分配方案。会后,阮耕等人深入区乡共建了六个区苏维埃政府,42个乡苏维埃政府,并而巩固了占全县总面积三分之一,人口达195万的大冶苏区。这块苏区北接鄂城,南邻阳新,是鄂东南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。这年夏秋之交,阮耕等人又领导大冶苏区全面地实行土地改革,并把没收地主的土地9000余亩,除留下红军公田、学校公田及修桥建校用地外,全部分给苏区内缺田少地的11万贫苦农民。大家欢天喜地。为了进一步巩固与发展苏区,1930年11月,阮耕主持县委会议,通过了整党决议。阮耕还亲自深入五区,协助区委在花犹树、卫祥港等地召开整党大会,组织党员学习中国共产党党章,联系实际进行自我教育。五区的300多名党员通过整党学习,政治思想觉悟有了提高。在整党中对个别屡教不改,严重丧失革命立场的党员进行了必要的纪律处分;对混进党内的-,坚决地进行了清洗。通过整党,各地还吸收了不少先进分子入党,到1930年底,大冶县的共产党员发展到3600余人,许多党员还担任了区乡苏维埃政府和赤卫军、游击队的领导,成为大冶军政、群团组织中的骨干。
    1931年1月,敌军郭汝栋部在第一次“围剿”中占领鄂东特委所在地太子庙后,分两路围攻大冶苏区。鄂东特委及时地集中红七团与大冶、阳新、通山、鄂城等地赤卫军,智取沿埠头,歼敌一个团,粉碎了敌人的“围剿”。在春季的扩红运动中,阮耕动员全县近千名青壮年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独立第三师,从各地赤卫军中精选300人,组成大冶赤卫-卫营,阮耕兼任营政委。在阮耕的领导下,大冶县及时地召开了第二次工农兵苏维埃大会,选举成立以盛茂炯为主席的大冶县苏维埃政府。1931年8月,阮耕出席中共鄂东南特委成立大会,当选为特委委员。8月,他参加在黄沙召开的鄂东南特委扩大会议。会上阮耕听取了湘鄂赣省委组织部长吴致民的政治报告,参观了家乡黄沙苏区的建设成就,深受鼓舞。他回到大冶后,立即组织力量深入四、五区,迅速恢复在二、三次反“围剿”中被敌人破坏的苏维埃政权,并配合红三师,对侵扰大冶六区的敌保安团进行了打击。这是8月下旬的一天,阮耕等人将大冶赤卫军、游击队分成四路,从殷祖、马对于、流水?、田家山出发,分兵合击,歼灭敌保安团一个营,毙敌营长朱凤熙、敌大队长陈汉平,缴枪300余支。
    大冶苏区在粉碎敌人第三次“围剿”后,为了迅速发展工农业生产、文化教育事业,在阮耕等人的领导下,利用大冶矿产资源丰富的有利条件办起了硝盐、纺织、造纸、水碓、炉罐、樟脑、煤矿等工矿企业,活跃了苏区经济。同时各苏区都建立了督耕委员会、督耕队和农业竞赛委员会,鼓励农民种好田地,多打粮食支援前线。他们还开办了苏维埃农场、国营商店、合作商店,开辟了体育场,兴办了俱乐部,成立了文娱队。据不完全统计,苏区共办列宁小学203所,使苏区的适龄儿童都得到入学的机会。
    1931年下半年,敌人加紧对鄂东南苏区进行第四次“围剿”的准备。当时大冶苏区下辖果城、升启、茗山、高才、振山五个苏区和保安、铁山、玉叶、六里局、凤吉五个游击区。为了应付事变,阮耕在大冶苏区实行全民军事化,将全部青壮年编入赤卫军,少年编入少先队,老弱编为赤卫队,并加强军事训练与战略教育,从而巩固和发展了革命武装。
    1931年冬,鄂东南特委为了加强对阳新、大冶边境苏区的建设,决定成立大阳县委,调特委委员阮耕兼任该县县委书记。阮耕与曹凤祥等人一道以大冶马对于村为根据地,团结阳新、大冶两县干部群众坚持斗争。1932年6月,在道委召开的各县县委书记联席会议上,阮耕当选为鄂东南道委委员。7月,他出席大冶县苏维埃主席团会议后,离开了他曾战斗过两年多的大冶苏区,向鄂南苏区进发。
    1932年8月,阮耕奉调去鄂南担任蒲圻中心县委书记。当时,鄂南苏区正遭到蒋介石发动的第四次“围剿”的重兵进攻,敌袁英师、张英师的八个团,分别驻守蒲圻、崇阳、咸宁等地的重要集镇。阮耕一行数人,攀越大幕山西行,过小岭进入蒲圻县随阳山区,得知蒲圻中心县委所在地荆泉山已被敌人占领。连日来他们在崇蒲边境的崇山峻岭中寻找地下党组织。因为当时蒲圻中心县委干部已转移到湖南境内未能联系上。阮耕等人在尖山汪家遭到蒲圻民团的袭击,被逼进深山老林,只好越过铜鼓山进入崇阳境内,直到8月底才与崇阳县委游击队接上关系。他们依靠崇阳苏区军民,积极联系鄂南各地党组织,扩大红军游击队,并率部转战蒲圻、崇阳、通山等地,与“围剿”苏区的敌人展开游击战争。因为苏区被敌军分割,交通线中断,阮耕未能及时地与鄂东南道委取得联系。为了恢复鄂南苏区工作,湘鄂赣省委与鄂东南道委于1932年底派出了鄂南工作团与咸通工作团。1933年8月,咸通工作团与鄂南工作团合并,组成咸蒲崇通县委,阮英清、徐自然先后担任县委书记。阮耕不计个人得失,率领红军游击队在崇阳黑桥、白羊等地战斗,既为咸蒲崇通苏区的恢复与发展建立了一块较为巩固的根据地,也使自己领导的红军游击队得到发展,受到了鄂东南道委的表彰。在道委的领导下,1933年12月,阮耕在崇、蒲、通边境,集中各区、各地方武装充实红军游击队,组成鄂南独立团,阮耕任团长兼政委。1934年春至1935年春,阮耕与鄂南独立团干部战士同甘共苦,并肩战斗,神出鬼没地活动在咸宁、通山、崇阳、蒲圻的边境山区,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。1935年5月,敌三十三师一部在师长冯兴贤率领下,疯狂地“清剿”咸蒲崇通游击区,阮耕及所领导的鄂南独立团在战斗中伤亡很大。一天,阮耕与独立团战士数十人在小岭附近被敌人包围。阮耕与独立团战士奋不顾身,英勇抗击,但终因敌众我寡,只有部分战士突出重围。阮耕身负重伤仍坚持战斗,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,时年29岁。
 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 微信登录

    本版积分规则

  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